发布时间:2025-07-18 浏览量:2856
分享话题:
目标式整体运动对比单一动作训练?
#1
复合与分离
筋膜运动(FT):整体导向
当我们观察人类的动作时会发现,整体行为很大程度是以外部任务为导向的,比如“去拿一个杯子、打击一个球或者下楼梯”。要达到目标,就激发了相关动作的执行,而且是复合的动作,包括提前的姿势调整。这是一个全身整体的反应,而不是特定关节或肌肉的活动。
让一个局外人观察一个人的动作,比如举杯,这个动作可以拆解成两个部分:典型的动作(单独的手臂移动)和目标动作(举起杯子),不过这种分解时人为的,在大多数活动中,动作与目标时一个整体反应,而不是分离的。
一些研究表明,单一训练往往专注于结果而不是在身体运作时使身体产生更大峰值的力量,执行更快的运动,增加关节运动的精度使之需要较少的肌肉活动。 整体运动具有目标明确的额外训练使人们能够得到完整的动作模式,同时有助于最理想化的运动学习和提高运动效率。
围绕目标的动作组织过程,意味着在许多不同任务下,任何肌肉都将参与。换句话说,没有哪块肌肉是被设计来执行特定工作的,也就是肌肉募集是根据任务特性完成的。 因此,下肢肌肉的募集模式会在站立、行走、靠边、前屈、上举或其他任何可想到的动作时显示出差异性。
训练一个特定的肌肉或肌肉链难以提高运动表现或恢复动作控制。这是因为任务决定了肌肉的激活模式。就像在学习网球发球时训练肱二头肌的激活,肱三头肌和前臂的控制等等。
提高动作表现得最好方式是练习动作本身,这期间整个肌肉募集是被预先激活得。“动作任务和肌肉关节得总和,是两回事”。
#2
不同的运动效益
筋膜运动(FT):整体导向
单一动作的训练可能改善特定的单一活动,但不会改善整体运动。在一项关于运动学习泛化的研究中提出,基于肢体使用统计的贝叶斯模型,为理解不同训练模式(单一 vs 整体)之间的交互提供了机制性解释:大脑更可能认为整体动作包含局部动作的信息(确定性高),而局部动作不一定包含整体动作的信息(确定性低)。
举例来说,提高脚踝处和膝关节处的局部力量的训练并不能把增强的力量有效投射到跳跃动作中,尽管这个动作取决于这些神经肌肉的构成。同样的,练习踢腿对踢球的效益、练习髋关节灵活性对奔跑的效益,都是不大的。
References
参考文献
news room
06.27
04.25
02.28
03.14
05.09
03.07
03.07
03.07
03.07
02.21
01.16
02.14
01.22
01.22
01.22
01.10
08.26
07.07
08.26
08.26
07.16
02.21
07.26
08.08
08.08
08.23
07.02
08.02
07.12
07.12
07.12
07.05
05.10
04.19
04.19
04.12
04.08
04.02
03.22
03.22
02.22
03.15
02.23
03.22
03.08
02.22
02.04
02.01
01.05
01.12
01.05
01.05
12.29
12.08
12.08
12.08
11.30
11.30
11.17
10.31
10.31
10.19
10.17
10.12
10.08
09.27
09.01
09.01
09.01
08.18
08.18
08.18
08.11
07.21
07.21
07.21
07.13
07.07
06.30
06.20
06.16
06.09
06.09
05.25
05.19
05.26
05.19
05.12
04.26
04.28
04.26
04.14
04.06
03.31
03.31
03.24
03.17
03.10
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