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派康运动医学有限公司

广州市派康运动医学有限公司

EN
 

论姿势的意义与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3-03-17 浏览量:1886



身体姿势

姿势是人体维持和保证功能状态的空间位置,保持身体节段间、身体与环境间适当关系的外在表现。正确的身体姿势不仅能保证各器官的正常功能运转,使身体处于稳定状态,还能体现个人的形体美和精神面貌,更是评价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



正常人体姿势与异常人体姿势对比


良好姿势对身体的意义

良好姿势可以使身体各个关节的受力比较均匀,不会使某些特定的关节承担全身大部分的重量,整体上关节受力相对较小。异常姿势会导致错误的关节排列,继而出现关节、骨骼肌和韧带承受过大重量。


矫正异常姿势能够减缓肌肉与关节的损伤,减轻身体疲劳和疼痛,提高积极性和正向情绪,提高身体稳定性,提升运动水平和运动表现,降低运动受伤的风险。改善姿势也可以提升姿态,使身材高挑挺拔,凹凸有致,使年轻人自信。


我国青少年出现的头前伸、 圆肩、 驼背、 骨盆后倾/ 骨盆前倾、O 型腿、 X 型腿和扁平足都会对青少年身体的关节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目前以扁平足、脊柱侧弯两种不良体态多见。


错误的姿势会造成肌肉失衡导致错误的关节排列, 错误的关节排列可能会导致关节、 骨骼、肌肉和韧带承受过度的压力和张力。青少年异常身体姿势会导致关节力学结构失衡,出现关节功能紊乱产生代偿,从而引起关节损伤, 造成疼痛和炎症的恶性循环。

影响姿势的因素

姿势的稳定是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信息传入、整合、传出的结果,涉及视觉、前庭感觉、躯体感觉。


视觉系统通过环境以及眼睛与水平面的位置关系提供信息;前庭系统从头部、身体位置和动态支撑面的反馈获取信息;躯体感觉包括所有来自外周的输入信息,如本体感觉、外感觉。良好的姿势是减少伤病疼痛的前提之一,但受多重因素影响,保持良好姿势并不容易。

图片

头部前倾导致的异常姿势,常在办公室人群中出现,引起其他问题


机体通过自身功能控制身体保持一种相对稳定姿势状态,这也称为“姿势控制系统”。以骨骼肌和神经系统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控制姿势。


外周环境对姿势的影响,以工作环境举例,办公室工作人群,长期久坐伏案,因目视电脑头颈会向前移动。这种姿势会输入大脑中,形成习惯性姿势,造成肌力失衡,关节排列异常。

受手机影响,大多数人都有异常的姿势


情绪对姿势的影响,例如情绪易激动的人群,容易出现呼吸短暂急促,此时呼吸会导致胸部充气,肩颈肌群代偿过度收缩。此类人群易出现肩颈部肌紧张,肥厚,进而出现肩颈不适。


习惯对姿势的影响,如生活习惯、运动习惯。以右利手举例,多数人在发育过程中形成右手为习惯用手的模式,这与大脑结构,后天习惯都有密切联系。多数情况下右利手人群的人体重心也维持在偏右侧,这种情况下肌肉张力也出现变化,如果出现其他干扰因素会加剧重心偏移,进而出现身体旋转、侧弯等姿势异常。


肌肉的收缩是由于神经系统出现的一系列持续冲动产生的。因此,坐姿、站姿、面部表情等都反映了神经系统的状态,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若没有变化,外在的姿势、面部表情就不会发生变化。

常见的膝关节姿势异常


常见的还有骨质疏松症,是以骨折、疼痛、姿势异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骨病。其姿势异常主要表现为脊柱后凸畸形,多见于椎体压缩性骨折,同时骨密度降低和背伸肌肌力下降也会导致脊柱后凸畸形。有研究指出,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比骨折更值得关注的是脊柱后凸畸形和背伸肌肌力下降。

骨质疏松示意图


脊柱后凸畸形不仅因为体态异常给患者造成心理障碍,而且导致平衡受损,跌倒风险增加。过度脊柱后凸还会引起背伸肌肌力下降,肺功能异常等身体机能的多处受损;而背伸肌肌力的降低又可增加脊柱后凸畸形和跌倒的风险,从而导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受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永欣.功能性锻炼对青少年身体姿势异常的预防作用[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37(06):103-107.

[2]苏愉钦,袁森.姿势异常对青少年关节功能和动作表现的影响[J].体育师友,2020,43(06):66-67.

[3]曾异花,袁涛,陈丁,张志强,梁翠,罗敏,石秀娥,王忠太,杨克虎.脊柱矫形器防治骨质疏松症患者姿势异常及稳定性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1,36(01):77-81.

[4]刘家玉.姿势不对 健康缺位[J].健与美,2022(09):83-85.

[5]Shaghayegh Fard B, Ahmadi A, Maroufi N, Sarrafzadeh J. Evaluation of forward head posture in sitting and standing positions. Eur Spine J. 2016 Nov;25(11):3577-3582. doi: 10.1007/s00586-015-4254-x. Epub 2015 Oct 17. Erratum in: Eur Spine J. 2021 Oct;30(10):3135. PMID: 26476717.

[6]Korakakis V, O'Sullivan K, O'Sullivan PB, Evagelinou V, Sotiralis Y, Sideris A, Sakellariou K, Karanasios S, Giakas G. Physiotherapist perceptions of optimal sitting and standing posture. Musculoskelet Sci Pract. 2019 Feb;39:24-31. doi: 10.1016/j.msksp.2018.11.004. Epub 2018 Nov 17. PMID: 30469124.




新闻推荐

news 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