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被忽视的内感觉:从心理学到筋膜医学

发布时间:2024-05-24 浏览量:2298



许多专业的脊医,专注于肌筋膜系统的治疗,目前也正在发展许多治疗方法。然而,人们往往忽视了身体也是情绪的载体。肌筋膜连续体可刺激与情绪相关的大脑区域,而手法治疗则激活内感觉系统

(意大利筋膜手法Stecco FM®,世界三大筋膜学派之一)

为了优化肌筋膜治疗,脊医应该与心理学家合作,建立一个跨学科团队,综合考虑身体和情绪因素。





筋膜系统













筋膜是一个多元化的整体。

正如本文所描述的,筋膜是连续的,尽管有很多不同的名字,但它有一个胚胎起源。每一个身体结构都包裹在结缔组织筋膜中,形成一种结构连续性,赋予每一个组织和器官形式和功能。

筋膜组织均匀分布在全身,包裹、相互作用并渗透到血管、神经、内脏、脑膜、骨骼和肌肉中,在不同深度形成不同的层,形成三维代谢和机械基质。筋膜是影响个人健康的器官。






肌筋膜内感觉













一些心理治疗的先驱有将情绪与身体系统联系起来的直觉。

弗洛伊德的学生赖希,认为心理是一个身心功能单元;在他看来,身体态度反映的是心理态度

理疗师亚历山大·洛文是赖希的学生和病人,他延续了老师的反思,深化了身心关系的概念;根据他的概念,长期的负面情绪会影响身体的反应,改变患者的姿势。他们并不完全了解筋膜系统,但他们的思想为理解身体也是情感开辟了道路。

图片




肌筋膜系统具有非常精细和广泛、多样化和始终存在的神经支配。可以发现原感受性有髓鞘终末(鲁菲尼型、高尔基型和帕西尼型终末),特别是在与肌肉密切相关的结缔组织内部或附近。在所有内脏的结缔组织中,有许多游离的、无髓鞘的、非常精细的末端,尤其是与骨膜接触的末端,如肌内膜和肌周。

考虑到所有这些筋膜受体的总数,一些作者将筋膜系统的敏感性与视网膜的敏感性进行了比较,认为其等于或大于视网膜的敏感性,使筋膜连续体成为最丰富的感觉器官。这些受体被赋予本体感受、伤害感受和内感受的功能。

感觉是基于直接从身体获得的信息对身体状况的感知。与互感相关的通路投射到自主神经和髓质等的静止中心以及脑干,在那里它们通过丘脑皮层回路被路由到额扣带皮层和背侧后脑岛。

内感觉可以调节身体的外感觉表现以及疼痛耐受性;管理或刺激内感受的途径的失调可能会导致自身身体形象的扭曲,影响情绪。

图片


传递内感受信息的受体不仅位于内脏,而且位于躯干和四肢的肌筋膜区域。在肌筋膜连续体中,与无髓鞘末端相比,有髓鞘末端只占很小的百分比(本体感受器),后者约占总传出物的80%。一些作者,如Schleip等人将这些受体定义为肌肉的间质受体,因为它们存在于肌内膜和肌周;它们与有髓鞘(III 型或 α-δ 纤维)和无髓鞘(IV 型或 C 型纤维)传入神经元相连。C纤维能够激活大脑中通常与情绪状态有关的区域,如岛叶皮层,而不会激活躯体感觉皮层区域。






筋膜的手法治疗













(意大利筋膜手法Stecco FM®,世界三大筋膜学派之一)

徒手治疗从业者,如整骨师、理疗师和手法治疗师,以不同的方法对肌筋膜系统进行操作,对肌肉区域进行的技术能够通过感受器刺激岛状区域和情绪。

不同的专家采用不同的技术来接近肌筋膜系统。理疗师进行拉伸、肌肉强化和按摩;整骨师在筋膜上应用直接或间接的技术(例如,分别在疼痛组织上施加压力和放松的技术,或解开筋膜组织的技术)。手动治疗师和脊医可以应用技术来释放关节,从而释放邻近的筋膜组织。

图片


这些受体能够通过构成筋膜的结构的变形,通过增加局部血流和增加ECM的水合作用,发出交感传出反应,警告脑岛骨骼肌所承受的张力负荷。肌筋膜技术能够作用于心理和情绪参数。涉及肌筋膜系统的疾病也会对情绪状态产生影响。肌筋膜结构与情绪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可以说,在日常运动和活动中,肌筋膜连续体的紊乱会改变人的情绪状态,正如研究所揭示的纤维肌痛和其他病理情况。可以假设,情绪异常性疼痛可能源于持续的肌筋膜非生理传入,这将使情绪状态和肌筋膜病理达到相同的水平。事实上,身体的位置会刺激情绪区域,肌筋膜改变会导致姿势改变。功能失调的肌筋膜系统会改变姿势和情绪状态。






结论













每一个身体结构都包裹在结缔组织或筋膜中,形成一种结构连续性,赋予每一个组织和器官形式和功能。筋膜组织均匀分布在全身,包裹、相互作用、渗透血管、神经、内脏、脑膜、骨骼和肌肉,在不同深度形成不同层次,形成立体的代谢和机械基质。


肌筋膜连续体富含能够刺激大脑中控制情绪状态的区域的感受器。肌筋膜系统与情绪是双向联系的,它反映结构的需要,同时也反映情感状态的需要。而手法治疗,往往涉及结构和情感两个方面。






文献来源:Bordoni B, Marelli F. [Emotions in Motion: Myofascial Interoception]. Complement Med Res. 2017;24(2):110-113. German. doi: 10.1159/000464149. Epub 2017 Mar 10. PMID: 28278494.














新闻推荐

news room